优质资产荒已经出现在金融的各个分支领域。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,伴随着网贷平台越来越多,有限的资产端就成为了各家平台的“命门”。如果没有足够优质的投资项目支撑,不但新的投资人市场很难开发,现有的投资关系也很难维持。
据传,当下有很多网贷平台时常出现“没标”、“秒抢”的尴尬局面。
荒?
数据统计的结果发现,行业满标效率值近一年时间总体呈现下降的走势,2016年6月份行业的满标效率为136.45秒/千元,2017年5月份该数值下降至86.58秒/千元,下降幅度约为36.55%。
这一组数据走势,也反映了行业人气并没有随着监管的持续进行而不断下降,同时也可以解释行业有出现资产荒的迹象,这其中或许也与平台进行资产端整改,满足借款限额的要求有关,导致不少投资人遇到了“抢不到”的现象。
2013和2014可以说是网贷行业资产多元化的两年,资产类型迅速扩展、资产供应丰富,车贷、房贷、供应链金融、消费贷、小额信贷、票据贷等业务模式花样繁多。
但当时的投资人对网贷行业认知度较低,不了解网贷,导致资金供应不足,“资金荒”是当时最大问题。
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早期平台“资金荒”的一种用户心态。
慌?
“假标”在P2P网贷业内并不算新鲜事。但是比较特殊的情况是,有一些规模不小的平台也不得不铤而走险。
P2P业内人士透露,“在优质资产荒加剧的背景下,部分平台只能铤而走险,其中不乏一些中大型平台。不过规范的大平台还算好的,最多只是会把投资人的钱投到货币基金这种地方去,然后剩下的利差就自己掏腰包来补。如果遇上那些不规范的平台,就直接给你造一个‘假标’,逾期或者亏损一部分都不叫事儿了,跑路才是最要命的。”
事实上,平台方面发布假标的目的主要是虚增人气、自融和诈骗等方面。虚增人气主要是一种营销手段。一些平台为了维持或提升平台人气,在缺乏优质投资项目的情况下设立假标,避免平台资金的大量流失,由于没有实际的优质投资项目存在,平台方将背负偿还利息压力。
平台自融多用于输血给自有实业或偿还债务等,平台运用虚假标的把资金私自挪用到别的地方,比如说平台老板用于清偿债务或投资股市等高风险领域。二者均与平台有关,一旦平台资金出现问题,就会出现逾期亏损甚至血本无归,存在极大的风险。
无论是何种形式的“假标”,对于这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将是致命的。
荒!
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7月底,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突破5万亿大关,比起去年同期历史累计成交量23904亿元,增幅达到112.43%。一位网贷行业的资深观察者表示,基于此前国家对于金融行业监管的经验判断,随着行业监管的落实,网贷行业未来还将迎来一轮新的爆发。
事实上,在某种角度上来说,“资产荒”并不是资产真的荒,而是在监管收紧之下,合规的优质资产减少了。
一些平台的大额标、校园贷、现金贷等资产类型面临整改或下架,对一些过度依赖此类资产的平台来说,意味着需要重新布局资产结构、建立供应渠道,会出现一时的资产紧缺状况。
这种情况对于一些以小额分散债权,如小微企业借款、汽车金融为主的平台来说,反而又在整改大潮中迎来一个发展良机。
从“资金荒”到“资产荒”的演变,其实核心是互联网金融行业从野蛮生长到合规稳定发展之路的必然。
目前,在监管整改的影响下,网贷行业已经逐渐踏入规范发展的道路,恶性竞争逐渐销声匿迹,各平台的业务重心从起步时的找资金、做流量,逐渐转移到平台长远规范发展上来,这时优质资产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,能否获取稳定的优质资产,成为了检验平台实力的核心标准。
尽管不少从业者认定“资产荒”是伪命题,且消费金融等领域还大有潜力可挖,但优质资产仍然难求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本文来源:金融之家
2017-08-19 17:39:25
2017-08-19 17:35:46
2017-08-13 14:02:39
2017-08-13 13:58:59
2017-08-13 13:49:19
2017-08-12 17:43:38